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进退博弈-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登基,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立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斗争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才艺。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努尔哈赤、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汉武帝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其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 

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不满足于王朝贵族固步自封的做法,希望能有大的作为。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政治上锐意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势力;在经济上征收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将天下财源收归中央政府;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大养战马,加强骑兵队伍建设,选拔有才华的年轻将领作统帅。汉武帝认识到,要想彻底摧毁匈奴,解除边患,战争极可能持续几十年。为了一雪前朝之耻,彻底解决北方之患,他苦心经营,从各方面做好了战略反击匈奴的准备。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终于下定决心与匈奴开战。鉴于初次作战,不能冒然北进,他计划诱敌深入。汉武帝选择了与匈奴有商业往来的马邑作战场,派大将王恢统军30万,埋伏在马邑左右山谷之中。然后派间谍去向匈奴人告密,说马邑太守已被人杀死,请匈奴乘虚进击。匈奴军臣单于信以为真,亲自率领10万骑兵,奔马邑而来。在距马邑已不到100公里时,军臣单于只见牛羊遍野,不见牧人,感觉到有点异样。于是命人去俘虏了一个汉军士卒来审问,结果问出了全部机密。军臣单于大惊,急令撤退。汉军马邑之谋遂告落空。 

马邑事件后,汉匈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邦交破裂,匈奴汗国又恢复从前那种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不过,汉朝再也不会消极防御了。汉武帝决定,汉军进行全面反击,将战争引向敌国土地。 

公元前127年,匈奴攻入上谷、渔阳,杀死太守,掳掠百姓。汉武帝当即命大将军卫青率军5万从云中沿黄河北岸迅速向西北挺进,意在乘匈奴注意力在东北方,一举收复河南地。河南地也就是河套地区,是大漠以南的黄河南岸气候最为温和,水草最为丰美的地区。它楔入长城,直接威胁汉朝都城长安,既是匈奴重要的经济基地,又是进攻中原的跳板。卫青出身于养马奴隶,后因姐姐嫁给汉武帝而一跃成为国舅。不过他可不是酒囊饭袋之辈,此人胸有韬略,是个难得的将才。卫青率军日夜兼程急进,在匈奴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举攻占军事要塞高阙,切断了占据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所部与匈奴王庭间的联系。随后,卫青又沿黄河西进,直下陇西,完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战略包围。匈奴二王极为惊慌,放弃河南地,率残部逃出塞外。汉武帝随即在河南地设置了朔方、五原二郡,修筑城堡,并从内地移民10多万在这里屯田戍边,从此河套地区并入中国内地。汉武帝收复河南地成功,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北伐大漠的进攻基地。 

匈奴失掉了河南地,从战略态势上已处于不利地位。此时军臣单于已死,伊稚邪继承匈奴大单于之位。他派遣军队连连进犯朔方郡,希望能夺回河南地。为进一步打击匈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再遣卫青率军出击,向北进入漠南,打击匈奴右贤王。在此之前,还没有过中原军队向北深入过沙漠,匈奴军毫无防备。卫青在做了充分准备后,北出边塞六七百里,长途奔袭,打了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俘虏匈奴小王10余人,男女15000人,牛羊数近100万头。右贤王狼狈逃往北方。漠南之战的胜利,巩固了河南地的防卫,切断了伊稚邪单于主力和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所部的联系。 

公元前123年,卫青再度出定襄向北进击,歼灭匈奴匈奴军队1万多人,迫使匈奴主力退却至漠北一带,远离汉境。不过汉军这一次损失也很大,大将苏建所率领的3000骑兵全部覆没。另一大将赵信于兵败后投降匈奴,因赵信深知中国内情,伊稚邪单于像宝贝一样看待他,特地为他修筑了一座赵信城。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河西地匈奴。河西地即现在的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又称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域新疆地区的战略要地。当时河西地区还未属于中国,是在匈奴人控制之下。霍去病当年才19岁,在此之前并无战功,只因是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才当上了将军。不过也是天佑汉武帝,这个小皇亲竟也是个战争天才,甚至比他舅舅卫青还要厉害。 

霍去病率骑兵数万人从陇西出发,越过乌鞘岭,突然出现在匈奴人面前,发动了猛烈攻击。匈奴军被这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打懵了,立时全面溃败。霍去病一路连破匈奴,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向西直进了1000多里,又大败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于皋兰山下,杀敌9000余人,俘虏浑邪王子及大臣,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霍去病一战成名,率军凯旋。 

同年夏天,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从北地郡再次出击。他率军过居延海,翻越祁连山,深入匈奴后方2000多里,在黑河流域大破匈奴主力,斩杀32000余人,俘虏匈奴贵族59人,官吏63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地区。汉武帝在那里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从此河西归于中原王朝。焉支山所产的红色染料,可作为妇女的化妆品,中国“胭脂”一词,即由此而来。 

河西之战的胜利,斩断了匈奴进犯中原的右臂,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并为汉朝向西域扩展打通了道路。 

这一仗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千里奔袭之战,汉军全以轻骑作战,每人2匹马至3匹马,所过之处如秋风劲扫,让人想起了2000多年后纳粹军队的闪电战。霍去病谋勇兼备,堪称一代天骄。他的指挥风格也与舅父卫青不同,因是公子哥出身,并不体恤将士,也不顾及士兵伤亡。他在远征中还带了许多厨子,专为他烹制精美的肉食。大漠苦寒,士兵们常见饥渴。霍去病总是独自享用这些肉食,有时吃不完烂掉了,却也不肯给那些随他征战的兵士吃。霍去病先后6次出击匈奴,屡建奇功,封为冠军侯,日后“冠军”一词由此而来。汉武帝对他极为器重,要为他修建宅第,霍去病谢绝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公元前117年,这位功勋卓著的青年将领不幸病逝,年仅24岁。 

漠北之战是汉朝对匈奴汗国最重要的一战,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出征将士十损七、八,但摧毁性地打击了匈奴势力,使其再也无力大举南下。从此,匈奴远远北逃,瀚海沙漠以南再没有王庭,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和经济基础,使这个庞大的汗国走向了衰落。后世汉朝皇帝也一直坚持对匈奴的打击方针,200年后,匈奴残部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公元四世纪时,终于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特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上游;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部落,向西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面对这些排山倒海而来的野蛮民族,无法抵御,而终于沦亡。 

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不但解除了汉王朝的边患,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文化成就向四方传播,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推动了东西方间的文化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此通向远方。 

这场战争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极大的骑兵作战,对后世的军事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卫青,霍去病二员名将从此名垂青史,成为汉民族的骄傲。 

英雄造就了时势,时势也成就了英雄。一方面,汉武帝时代,汉朝确实具备了主动出击的经济实力。汉高祖时期,天子的车都凑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将相外出乘牛车。汉朝屡屡受害于匈奴,却只能选择和亲。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政策已经具备了多种选择的条件。另一方面,汉武帝的决策无不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相同的外部条件,换一个皇帝,决策也许就完全不同于汉武帝。除性格原因以外,公羊学对汉武帝的影响也很大。公羊学是儒家中与法家结合得比较紧的学派,它讲究的是“大一统”、“尊王”,还有就是“大复仇”。所谓“大复仇”,就是后代对于先辈的耻辱,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复仇。黄朴民认为,汉武帝时代,是中国的少年时代,汉朝的盛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更表现在精神状态上。不要说张骞、卫青、霍去病等将军,就连社会底层也不乏郭解这样的“豪侠”,连司马迁这种黄老出身的文人,也胸怀天下,锐气逼人。那是中国人精神锋芒外露的年代,是野性昭彰的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天下绝不仅有汉武帝一个英雄——彼时英雄如潮,汉武帝是浪尖上最炫目的一朵浪花。汉武帝是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人,所以他才得以从文化心理上、从基本疆土上确立了中国人是中国人。后来历史沧桑,我们的民族性中,野性成分越来越少了。撇开道德判断而言,一个民族毕竟是需要积极进取精神的。 

斗鸡博弈中的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一方退下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