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微妙的用人艺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节:第二章识人有方,用人得法(1)

第二章识人有方,用人得法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30%,沉于水底者达70%。怎样才能识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老板必须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发掘真正人才。
□ 识人才能用人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用好一个人。这句话对任何一个企业领导而言,都是真理!惟其如此,才能力戒盲目用人。因此,现代企业中流行〃识人才能用人〃的口号。
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30%,沉于水底者达70%。怎样才能识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老板必须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发掘真正人才。
归纳知人之难原因,首先是客观障碍:1.人不能以科学方法分析试验。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外有所感于物虽同,内有所触于心则异;人之表里未必如一,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存诸内者,未必形诸外,愿形乎外者,未必存乎内。所以孔子曾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2.人之学行,因时而易;互有长短,隐显不一;其变化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甚至同一人在同一日情绪亦有变异,起伏难测,捉摸不定。
其次是主观障碍:1.好恶爱憎囿于个人心理偏见与成见,此即心理学上之晕轮效应,评价者对被评价者一二种品质具有良好印象时,对所有品质都评价高,反之亦然。因此,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惟见其善。孟子说:〃人莫知其子之恶,人莫知其苗之硕。〃司马光也讲:〃心苟倾焉,则物以其类应之,故喜则不见其所可怒,怒则不见其所可喜;爱则不见其所可恶,恶则不见其所可爱。〃故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人可去邪勿疑,任贤勿贰。有时领导者本身缺乏鉴评他人之能力,或师心自用,忌真才、喜奴才,以求巩固其既得权益,亦因而埋没人才。
2.受资历、资望、资格、现实问题等因素的限制,人才易被埋没。我们若一旦误奸为忠,误恶为善,误愚为智,则必误人误己,败事有余。反之亦两失其平。故欲求知人善任,必先祛除上述障蔽,方能奏其功效。
个性各异,每个下属的个性都有差异,这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经历、所具的学识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的。具体讲,决定个人之因素甚多,包括出身、背景、环境、习惯、交友、阶层、职业、生理、动机、愿望等。故身为企业领导,要知道下属的个性,必须客观了解对方体形、容貌、身世、品德、性格、修养、智能等情况,而加以深切体察,设身处地,了解对方本质及其环境,作合乎情理的评价,万不可先入为主,臆断为事。
要成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必须懂得人是有个性、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个性特点,才能够真正做到管理好企业。古人指出:用骏马去捕老鼠,不如用猫;饿汉得到宝玉,还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于得当;使用不当,埋没了宝物、人才,还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管理中应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使用。这方面有许多正面见解,现不妨从另外一个方面举8条。
了解下属的方法:1.有德者不看重金钱,物质利益难以引诱他,就可以让他管理财政;2.勇敢者蔑视困难,艰难险阻吓不倒他,就可以让他处理紧急事务;3.睿智者通达礼数,明于事理,弄虚作假者难以欺骗他,可以让他负责要事;4.愚拙者容易被欺骗,不可从事谈判、判断工作;5.不忠者容易动摇,不可让其知道商机;6.贪图钱财者容易被引诱,不可让其管理钱财;7.重情者容易变换观念,不可让其做决策者;8.杂乱者容易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不可从事井然有序和长效性的工作。
用人难,识人更难。上述8条,可以参照。
□ 勤于考察才能了解人要知人,知人者不仅要勤于考察,还要善于见微知著。比如当加州大学对来应聘的校长候选人挑选到还剩四人时,特发出邀请,把四位候选人连同他们的夫人一起接到学校住了几天,再通过实际生活加以观察。原来他们认为:假如校长的夫人品格不高,校长的工作实际上将会受很大影响。结果果真又淘汰了一名。日本住友银行在招考干部时,其总裁曾出过这样一个试题:〃当本行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许多人答〃应为住友的利益着想〃,总裁认为〃不能录用〃;另一些人答〃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总裁认为〃仅仅及格,不足录用〃;有一个人这样回答说:〃对于国家利益和住友利益不能双方兼顾的事住友绝不染指〃,总裁的评语是〃卓有见识,加以录用〃。这件事对我们应如何知人用人有很大启发作用。

第12节:第二章识人有方,用人得法(2)

早在1800年前,我国的诸葛亮就十分强调领导者善于知人。他认为人〃美恶悬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伪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就是说,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并不都是表现在情绪和脸谱上的,也不能从一般的表现上都能看得出来。有的看来温良而实际狡诈,有的外表谦恭而内心虚假,有的给人的印象勇不可挡实则临事而惧、怯懦得很,有的人在处境顺利时可以尽力,到处于逆境、环境变化时就不能忠于事业和信仰了。因此他提出领导者应该亲自考察自己直属的下级,以知其意志、应变、知识、勇敢、性格、廉德、信用,而决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诸葛亮的〃知人〃方法对于领导者在用人上是有很大帮助的。其方法为: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要亲自与下级讨论对各类事物是非对错的看法,来观察他的立场、观点、信仰、志向是否明确坚定。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要求领导者就工作中某些现实问题的处理意见同下级不断地进行辩论,提出质疑,以此来考察他的智慧与应变能力。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不断地向下级提出咨询,请他们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谋略和决策方案,以考察他是否有能力和见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下级可能面临的灾祸和困难,来识别他是否能临难而出,勇往争先,义无反顾,救国救民。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领导在与下级同宴时可以劝他饮酒,以观察他是否贪杯、酒后能否自制以及表露出来的本来性格如何、是否表里如一,等等。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把下级放在有利可图或者可以得到非分利益的工作岗位上,看他是否廉洁奉公、以人民利益为重,还是贪图私利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见利忘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委托下级独立自主地去完成某种工作,看他是否恪尽职守、克服困难,想办法去把事情办好,还是欺上瞒下、应付了事,来考察下级是否忠于职守、恪守信用。
今天,我们已经逐渐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对领导干部进行日常考核、定期测评和群众评议的制度和方法。即使如此,前人和外人的有益经验仍然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宝贵营养。这些勤于考察而又能见微知著的做法,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直指人心的底牌
观察一个人的平常表现与援救行为,就可以明白其品质的复杂情况;观察一个人感触外界变化的反应,就可以确定其平常情况的态度;观察一个人的突出素质,就可以知道其确切的声誉;观察一个人所作所为的动机,就可以分辨出其亲近与相似的类别;观察一个人对爱和敬的坚守程度,就可以了解其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变化机能,就可以分辨出胸怀的宽窄;观察一个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他的优点;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就可以了解他将成为何等人才。
要了解人,一要面对面地交谈,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二要可以灵活、主动地掌握谈话议题,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情况;三要有问有答,可以迅速交换意见和看法,及时沟通感情和认识;四要可长可短,达到目的为止,容易操作。
古人有一套识人的方法,包括派他到远处去任职,以观察其忠诚;让他在身边任职,以观察其谨慎;派他做烦杂之事,以观察其能力;突然问他问题,以观察其机智;仓促约定会见的时间,以观察其信用;托付他大笔财富,以观察他是否为仁人君子;告诉他情况危急,以观察他的节操;故意灌醉他,以观察其本性;与众人杂处中,观察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凡是谋大事创大业的人,大都很注意发掘和使用人才,如刘备之用诸葛亮,刘邦之用萧何,秦始皇之用商鞅、李斯等,用人的方法是:必须发掘对方的优点,容忍他的缺点,使人有被重视的感觉。以这种方法接近对方,逐渐喜欢他,然后活用他的长处。

第13节:第二章识人有方,用人得法(3)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不能任人唯亲,重用〃歪才〃;也绝不能苛求全才,而对在某些方面有缺点或弱点的人弃之不用。
宋代时,大帅宗泽曾对初出茅庐的岳飞说:〃你的英勇与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只擅长野战,还不是万全之计。〃宗泽非常喜爱岳飞的才华,因此,有意对其栽培,使其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便对宗泽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地和山险不同,怎么能用一定的阵图用兵?〃宗泽反问道:〃像你这样讲,阵法岂不是没有作用了?〃岳飞回答说:〃列阵而后战,乃兵家的常规,但其运用之妙,却存乎于心。〃宗泽听了岳飞的议论,心中十分佩服,认为岳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
世上真正有才能的人,常常隐蔽得很深而不容易显现出来,不遇到一定的事件和机会,有的人往往一辈子都发现不了。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的是有像吴于那样的劣剑。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所以〃大奸若忠〃。
玉和石的样子相像,只有技艺精良的人才能识别出来。松树未成材长高时,有谁知道它有傲霜雪的品格。虽然得到天下的人,以了解人为最困难,以亲近贤才为最急迫的事。但由于潜伏着的感情和隐藏着奸诈,是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了解到的。
在生活中,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并不太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真正困难。有人感叹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而像和氏璧这样的连城之宝,贫寒之人是买不起的;高出世俗的人才,一般人是不能识别的。识才不易,而能识别人才的人必是有见识的人。
现今的人们都没有识别凌云木的慧眼,直到它高耸入云的时候才称说其高。若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呢。所以,世俗人常说,画老虎,画皮毛容易,画出内部骨骼就困难了。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认识人的内心就困难了。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因为识别人才的人太少了。
□ 观察下属的表现
1.经常对他人评头品足、论长道短者
说明此人嫉妒心重,心胸狭窄,人缘不好,心中孤独。如果他对诸如别人不跟他打招呼之类的小问题耿耿于怀,说明他在自尊心上受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