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帆战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大公子是好奇为什么老爷要用火船计啊!当年小的也曾参加过那些战阵,对于当时的情况小人到时也懂的一些。”

    “那烦恼平叔,详解一番。”

    “当年在船舰上,其实我们水师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都稳胜对手的,只是我们输就输在火炮上。那时,大明对火炮掌管很严,多数火炮、制造工匠都在京师、山东、辽东。划归给福建、广东的火器很少,很多时候只能跟那些红夷外藩购买,可他们怎么肯将最好的给我们。造成我们对战时,威力、射程都比不上他们,因此太师当时只好寻思用火船设计打败他们。不过,后来太师见识这火器厉害,曾四处找人仿制过这些大炮,现在我们的大炮也不输给那些番鬼。而且自从被太师打怕,那些个番鬼再也不敢来大明撒野了。”

    船舰不输于欧洲!

    火炮不输于欧洲!

    郑成功一时震惊了,他所了解的历史跟史书上的历史有差异。

    是啊,如果不是船舰性能相差无几的话,那郑芝龙是怎样用火船摧毁敌船的,郑成功又是如何能收复大元的!

    毕竟海上那么大,堵是堵不死的。如果福船速度跟不上,怕早就被人用放风筝战术玩死了。

    可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那么弱小,船舰炮火都比不上欧洲,以至于受百年耻辱。

    郑成功内心极端不平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之前听到看到的史书,在郑成功脑海中回顾着。

    大明在海战上是没有输过的,不管是对日(万历朝鲜之役),还是对红夷都没有输过。

    可到了清朝却是一输再输,**战争输、甲午中日战争输;

    大明施行过闭关锁国,但却是没有用,不说江南士绅,但看郑芝龙每年收船只的过路费上千万两白银,就可以知道那是废纸一张。

    但清朝却是施行的很彻底,从山东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

    这些措施使华东至华南沿海地区的渔业和盐业、贸易业废置、田园荒芜,沿海居民流离失所,深受迁海之苦。

    明朝还可以与西方相抗衡的船舰火器,但在清朝却是停滞不前了。

    两百年时间使得中国航海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让西方的军舰横行于中国海上。

    满清知道火器的威力,不然就不会在孔有德带火器归降时,皇太极会高兴地立马封赏他为恭顺王。

    可满清害怕火器,他们害怕骑射比不上火器时,他们会被汉人推翻。

    因此满清统治稳定后,立马就喝令停止研究、铸造火器了。

    两百年时间使得最先研究火器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洋枪洋炮,最终让西方的军队肆虐于中国土地上。

    满清害怕船舰炮火,更害怕汉人。

    他们害怕汉人会起兵造反,因此规定汉人聚众三十,即为造反,杀!

    更不用说文字监狱对中国人思想的束缚。

    满清为了自己的统治,将整个华夏都拖入了深渊。

    所有华夏儿女,谁会对**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中国百年耻辱而无动于衷?

    先辈们用心制造的文物却是摆在他国博物馆展览着,先辈们用鲜血打下的江山现在却是外国人在居住。

    这是耻辱,华夏的耻辱!

    有多少热血男儿曾梦想过回到那个时代,梦想过能改变这一切对华夏民族的伤害。

    只恨不得能早生两百年,不能手握炮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能以血荐轩辕。

    现在老天竟然让我穿越在这个年代,那我就有义务去改变这一切,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

    华夏一定要继续成为亚洲霸主,成为世界霸主。

 第十二章 风帆战舰(下)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这个大航海时代中,先进的战舰是必不可少的。

    郑鑫国有点怀疑地问道:“那红番的船舰就那么没用吗?”

    郑平思考了了一下,说道:“也不是,红番的船舰跟福船各有千秋。福船更适合浅海大江行驶。红番的船只远洋能力比福船要好。”

    福船适合浅海大江行驶?

    郑成功想到郑和下西洋,好像都是沿着海岸线行驶的,都没有怎么去过深海。

    郑芝龙打赢红番的战场基本也是在沿海地带。

    看来福船当做内河运输或者战舰还行,当做远航船就差了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对于兵器来说,也差不多。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能成为陆战之王,机动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飞机能成为现代最重要的武器,速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航海时代,一个行驶快速的风帆战舰是很重要的。

    福船虽然现在还能跟红番的船舰想比,但红番一直没有停止改进风帆战舰。

    华夏却是一直停止不前,福船到最后终究是落伍了。

    想通这点,郑鑫国说道:“平叔,虽然现在福船还能跟番船对抗,但红番一直在改进战舰的性能,如果我们不设计出更优秀的船舰的话,终有一天我们就输给番鬼的。为了不被番鬼欺凌,我们需要新的更加优秀的船舰。所以我希望你能带领那些老技工结合中外船舰的优点设计出新的船舰。这样我们华夏才能继续耸立在强国行列!”

    郑平听到忙点头说道:“是,大公子。小的一定会安排那些木匠船工来建造新的船舰的。”

    “嗯,那就好。对了平叔,这是我找人设计的新型船舰的大致模样。图案不是太严谨,需要你找那些船工木匠来完善。”

    郑成功拿出了两份之前回忆时绘制的船舰模型图纸。因为不是专业的绘画人员,这两份图纸都有些潦草。

    一份是按照美国宪法号风帆战舰绘画的,一份是按照现代帆船绘画的飞剪船。

    看着这两两份图稿,郑平眉头紧皱。

    看到他为难的样子,郑成功问道:“平叔,是不是制造这样的船舰很难!”

    郑平听到,忙抬起头说道:“大公子,这第一份图稿,你设计的图案是船头尖锐上翘,在船头底部安装上撞角。而且降低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虽然小的不知道这有什么作用。不过大公子是读过圣贤书的,想必定然有它的道理。这制造出来到是不难。不过……”

    “不过什么?”郑成功忙问道。

    “大公子别怪小的多嘴。你这设计的船舰要是用西方的软帆为动力,这有点不实用。”

    “不实用,为什么?平叔,你说说看。”

    “大公子,我们华夏硬帆能得八面风、操帆简便、少用船员而出名,这些都西式横帆做不到的,而且华夏近海风向多变,这样的风力条件西方的软帆根本就适应不了的。而且我们的硬帆撑条的作用下,就算帆布上多几个洞我们也不怕,但西方的软帆一破洞在大风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全帆的撒裂。一旦作战,风帆被敌人划破,那船舰几等于废了。所以小的建议大公子风帆还是用华夏的硬帆吧!”

    “这?华夏的硬帆那么好,那为什么那些番船还是继续用软帆?”郑成功不解的说道。

    “大公子,硬帆也不是全无缺点的。硬帆太重,无法做大。西方的软帆到是可以做大,桅杆也可以做地更高,这样它的帆布也能够比华夏硬帆大得多。”

    “那你的意思就是使用硬帆的情况下,船舰规模就被限制了。软帆的话,船舰就可以做的更大!”

    郑平苦笑了下点了点头。“嗯,是这样的。小的也是看大公子绘画的船舰规模不大,才劝大公子采用华夏的硬帆比较好。”

    听到郑平的解释,郑成功有些犹豫。他不是科学家,不清楚硬帆和软帆是不是郑平所说的那样。

    不过对于不熟悉的事务,郑成功不随便发表看法。“既然这样,平叔,你建造这新型的船舰时,大部分都使用硬帆。不过软帆的也要建造几艘。驱赶了满清鞑子后,我们是要去外面看世界的,这需要大的船舰去征服海洋!”

    “是,大公子!”

    “那平叔,飞剪船有什么难处没有?”

    “飞剪船其实就是从第一份图案中改良出来的。只是更少的上层建筑,改善了船舶的稳性。只要我们熟练了第一份图案的船舰,飞剪船我们多试几次就可以建造的。”

    “那就好!平叔关于船舰的事我就全权委托给你了,有什么苦难你都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只要新的船舰建造出来,我一定会重重奖赏你的。”

    “小的谢谢大公子,大公子放心,小的一定会尽心尽力,尽快帮大公子建造出新船舰的!”

    虽然新的船舰还没有影,但郑成功相信在华夏的巧匠手下,一定很快就会被建造出来的。

    到时候,红番、约翰牛、脚盆鸡,哼哼,不管是以前欠的还是未来欠,都要拿来回,顺便再往死里抽你!

 第十三章 誓师反清

    将制造船舰的事交付郑平后,郑成功回到船舰上。

    在船上待了几天,这几天水师每天都要派水鬼冒着寒冬潜入水底,刮掉船只航行多日导致底部粘着的浮生物、贝类等,好减轻重量、恢复航速。

    这些日子来,郑成功派出的探子将近段时间的消息都汇报过来了。

    自从郑芝龙被清朝软禁后,南方本就错综复杂的局面顿时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称霸东南沿海的郑氏集团分裂了,当中实力派的施福、黄廷、施郎等在征南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的招降下,率十名总兵、十一万三千士卒归附了清朝。

    本就反对降清的人在清军反耳,将郑芝龙被诓骗挟往北京的情况,更使他们心怀疑惧,坚定起兵抗清。

    可惜失去郑芝龙,加上郑成功此时的威望不足,造成郑氏集团的反清势力群龙无首。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将领一时分崩离析,自寻出路。

    郑芝龙的老部将林察在福州即将失守时率兵保护隆武帝的弟弟续封唐王朱聿键乘船逃往广州,在广州成立绍武政权。

    郑家集团的旁系郑彩郑联两兄弟掌控着厦门的军政大权,拥兵七万,当中水师有四万余人,大小船舰四百多艘。

    他们两兄弟看到满清如此对待郑芝龙,不敢投靠满清,又看到隆武去世,于是决定拥立鲁王朱以海,准备效仿郑芝龙的事迹。

    郑芝龙的三弟郑鸿達考虑再三带着上万兵马决定暂时依附郑成功,四弟郑芝莞带着几千士兵投靠了郑彩。

    面对清军的威胁,在郑鸿达的穿针引线下,郑成功、郑鸿逵、郑彩、郑联等人组成了郑家联盟军。

    郑家联盟军组建了,虽然军力加起来怕不下十万,只是郑成功对这个联盟军不抱太高希望。

    郑氏集团的直系势力郑成功、郑鸿达在郑芝龙投靠清朝后,实力大损,兵力和地盘都比不上旁系势力的郑彩、郑联。

    况且郑成功打的旗号是已被清军俘杀的隆武帝,而郑彩、郑联、杨耿等人在隆武死后,转而改奉鲁监国。

    正统之争,让郑家本就不稳的盟约更加脆弱。

    郑成功对郑家联盟不报希望,靠人不由靠己。

    趁现在清军还不重视自己,要抓紧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