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立刻感到事关重大,弄不好要出大事。
  山前是挂靠在南山垦殖场的两个集体大队之一。素有爱演戏爱看戏的传统,尤其爱演爱看古装戏。可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破旧立新,连古画、古雕、那怕是一个古人的头像也不允许存在,怎么能唱古戏呢?而准备去造反的是某兵团的几个小青年,革命群众早就看不顺眼。一旦他们在山前出现,其后果不堪设想。
  这无疑是个火药桶。谁沾边都有可能招惹麻烦和危险。如果那个老工人不对我说,晚上发生再大的事,我也可以“事前不知”为由加以推脱。现在既然知道了,就断无袖手旁观之理,尽管事情与我们战斗队并无关系。
  时间已近傍晚,我没有作更多的考虑,立即找到那几个小青年所在兵团的几个主要头头,就地谈了我对事情的看法。强调他们晚上不能去山前造反,以避免发生不测事件。山前的问题由我一人去处理。几位负责人虽有一些想法,但在我的坚持下,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意见。临走时,我再三要求他们兵团今晚千万不能插手。
  晚饭后,我独自一人赶到山前。只见演员正在画妆。我一看那行头脸谱,都是苏三起解中的人物。我迅速找到大队干部,向他们陈述利害,要求他们做好群众工作,不要看古装戏。干部们为难地说,群众不好说话,大家一致要求看古戏,干部也没办法。我再三向他们讲清道理,可他们就是不肯出面,还提出要我去说说看。我心里明白,这个难题确实不好解,但又不能不解。而且,看来还不得不亲自去解。
  他们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只好硬起头皮来到演出现场。此时乐队和演员都已准备就绪,就等鸣锣开场了。我和几个大队干部走到临时搭建的戏台中央,只见台下人头攒动,一个个瞪着双眼注目台上,盼着演出开始。
  我的突然出现,显然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和猜测,台下的观众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我手拿语录本,面露微笑,用高吭而又尽可能柔和的声音开始讲话:
  “贫下中农同志们,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喜欢看戏,喜欢演戏的人,听说你们这里今晚演戏,所以我就来了。可是,同志们,你们知道今晚要演什么戏吗?可能你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果你们知道了,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因为贫下中农最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亲自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破四旧立四新,就是要铲除封资修的毒根,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老戏古戏就是封资修的毒草。贫下中农最反对看老戏古戏,最爱看革命现代戏……”。
  不管我怎样装腔作势,心里总觉得别扭,声调总掩饰不住生硬。但我深知,对于革命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哪怕是以别扭的心情,生硬的语言,我也要踞守这块阵地,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正要张口继续往下说,就听到台下有人高喊:“我们就是要看古装戏,你滚开!”我不理会这些,只管作不受欢迎的演说。
  下面越来越乱,实在说不下去了,我就翻开毛主席语录本,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起来。我想用最高指示占领舞台,拖延时间。只要戏唱不成,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可是观众不吃这一套。开始只是在原位叫骂,后来就有人起哄喊打,接着就离开坐位,向我围攻过来。大队干部见事不妙,将我围在中间,一边大声喝止:“不能动老金,不能动老金。”一边把围上来的群众推开。
  正在此时,后面的群众又突然骚乱起来,有人大声叫喊:“他们带凶器来杀人了,抓反革命啦……打死他,打死他……。”随着喊叫,不少人向外面追了出去。
  我估计,肯定是那个兵团的人不听我的劝告,来到了现场,使局面更加复杂化了。
  这时,群众基本上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追到外面去了,另一部分则继续向我包抄过来。有几个年轻人怒冲冲地指着我说:“凶手肯定是他带来的,不要放过他!”
  这极富煽动性的声音,如火上浇油,把人们的怒火引上了高潮,不少人高喊着,叫骂着,紧握的拳头在我的眼前挥来挥去。
  这时如果没有大队干部在场真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他们这几个干部都正当年富力强,而且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他们四五个人护卫着我,指名道姓地制止人们的冲动,奋力把群众扒开,护着我向大队部会议室撤退。
  大批群众情绪激动地一直追到大队部,堵在门外,呼喊着要把金成揪出来。大队干部拴上门,不加理会。有大队干部在,那些怒不可遏的人总算没有轻举妄动。
  相持了约一个小时,叫骂声渐渐地弱下来,我从窗户中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开始催儿唤女回家。这时,我产生了一种要直面群众的想法。我认为,回避矛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问心无愧,就该到群众中去,有话当面说,在面对面的接触和对话中,加深相互的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消除误会,解开疑团,达到最终化解矛盾的目的。
  我不顾大队干部的劝阻,打开门,走到离群众不远的一块高地上。我突然在群众面前出现,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骚动。我抓住时机用一种风趣而真诚的语言说:“贫下中农同志们,今天晚上我影响了你们看戏,我向你们道歉了。如果你们肯原谅我,过几天我保证送一部好看的电影给你们看。打仗的,反特的,你们说好不好?包你们看了眉开眼笑,晚上不想睡觉……。为了给你们消消气,现在我就给你们唱支歌,牛叫马叫,你们听了不要笑。”不等人们反应过来,我随即就昂着脖子唱了一支《红梅赞》接着又唱了几首语录歌。
  几句话,一个承诺,几支歌,效果很好。原本沸腾的场面很快平息下来。接着我又乘势说了两句话:“有些同志对我可能不太了解,有些误会。我不想多作解释,只想对大家说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大队干部见事情差不多了,便顺水推舟地对村民说,时间不早了,大家回去睡觉吧。于是,人们很快就散了。我清楚地听到有人边走边议论说:“这个人怎么这样,真好笑。”我看着,听着,想着—好笑就好,起码比哭要好。
  这边平息了,可那边还在躁动。第二天清早,我来到那个兵团的集散地。只见那些小青年正摩拳擦掌,说是要把“严阵以待”的标语写出去,把兵团的团旗打出去……。
  我劝他们,标语不能写,团旗不能打。我耐心地向他们陈说对抗的严重后果。小青年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冷静了下来,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矛盾是否已经彻底解决?我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我担心山前那边今天会有行动。如果有人到南山坳来揪凶手贴标语什么的,危机仍有可能发生。
  此时,我已顾不了许多,尽管山前的群众对我有误解,我还是决定立即到山前去一趟。只要那里的群众不闹,矛盾就能得到最终解决。
  我顾不上吃早饭,独自一人来到山前。果见大队部前面的空地上站了很多人。人群中央放着一张课桌,一个小学老师正在写标语,地上还摊着一张写好的大字报。标语写的是“把杀人凶手揪出来示众!严惩杀人凶手!”大字报的字写得很大,内容只有几句质问。大意是:我们要质问金成:昨天晚上,杀人凶手是不是你带来的?你带杀人凶手来山前想干什么……金成以贫下中农为敌死路一条等等。
  我的到来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见了我,写标语的停了手,众人都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但看得出来,他们对我没有明显的敌意。我向群众点头微笑说:“我知道你们有的同志可能对我有意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听意见的。如果我有错处,请大家当面提,那怕指着我金成骂娘,我保证虚心听,诚心改。我很年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间还很长。昨天晚上的事,实在是场误会。据我的了解,请你们相信我,他们是有三个人来过,但确实没有带凶器,更谈不上来杀人。无冤无仇怎么会杀人呢?大家今后可以慢慢调查。如果我金成说了一句假话,你们随时随地可以拿我是问。请你们记住,这句话是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说的……。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我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
  我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下面虽有轻微的讨论声,但看得出来,人们并无任何反感的表示。
  为以防万一,我再次找到几位大队干部,要求他们阻止群众到南山坳去贴标语和大字报。大队干部没有异议,答应不让事态继续发展。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严重事件总算化解了。
  十多天后,县电影放映队巡回放映到南山,我建议电影到山前大队去放。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我带着电影队来到山前村。放影前,我拿起麦克风,再次提到十多天前演古装戏的事,也提到了我当时的承诺。并说明今天我就是带着电影队来兑现的……。
  那天放的是一部很精采的战斗故事片。大家看了,满心欢喜。
  从此,我与山前还真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们大队剧团排演歌剧《江姐》,还请我去做导演。1976年大队干部知道我家里很穷,没有一件家俱,还特别批给我十多根杉树(山前大队有一片山林,那时木材是很珍贵的),只象征性地收了点钱。我调离南山前,与山前大队往来不断,每次去山前,那里的干部群众总是把我当上宾接待。
  在那非常的岁月,尽管我处处谨小慎微,也没参与过任何造反行动,但总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处在激流旋涡之中,前景如何,不知所向……。
  第五章 一失别成千古恨之三 非常岁月非常事
  导读﹒偶感(六)
  听爸爸说,在那是非不分,黑白难辨的岁月,谁对谁错,孰是孰非,谁能说清楚道明白?昨天说对的,今天又说错,今天说错的,过了一夜又说对,打倒了的再平反,平了反的又打倒。所以,那年月,常常是今天这派整那派,明天那派整这派,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父亲就是这样背着是非对错的黑锅,象石缝中的小草,小心翼翼地钻过一道道生存的关卡,穿越一线线希望的间隙。
  我终于可以为爸爸松一口气了,可爸爸并不为一时的苟且而轻心。请看——五、一失别成千古恨之三、非常岁月非常事。
  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无穷。从省城回来后,我常被恶梦惊醒,总觉得今后祸福难料。果然,就在一九六八年,春插刚过,省革命委员会就开始部署“三查”运动。
  “三查”就是查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和打砸抢分子。犹如堆满干柴的各种矛盾,很快就燃起了熊熊烈火。那些早已被群众盯上的所谓打人凶手便首当其冲被愤怒的群众揪了出来,由三查小组一个一个分别审问。重点追查他们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凶器打了多少人,报出挨打对象,交待打人过程,揭发同案人员,检举策划主使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被审问者少不了一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皮肉之苦。然后挂上一块“打人凶手”的黑牌,游街示众,再到各个分场轮流批斗。
  这期间,大多数造反派骨干被推上了审判台,而唯独我毫发无损。于是就传出了一种不太响亮,但非常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