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

  不久之后,就在崇祯陷入这样的思绪之中,打发时间的时候,英国公张维贤、卢象升和茅元仪走了进来,全部到齐,恭敬地站在崇祯的对面,脸上有几分疑惑之色,都这么晚了,皇上宣自己三人进宫,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着急?
  “三位爱卿,你们先看看这本密折,然而再谈事情。。。。”
  就在张维贤刚想要说些什么之时,崇祯突兀的来了这么一句,更是拿过一旁的那本密折,递了过去,没有任何的犹豫,张维贤上前一步,将其接了过来,退回去的同时,快速展读了起来,而卢象升和茅元仪微微倾斜身体,歪着头,趁势也看了起来。
  “之所以宣你们进宫,这么着急地见你们,朕就是想找你们商议此事,对于袁可立与孙元化的这个提议,朝廷趁机收回辽东的全部失地,有什么意见?”
  崇祯说得很是轻松,并不像是很着急的样子,话音刚落,三人也正好将密折里面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一边,也大概猜到了崇祯的心思,之所以找自己三人前来,并不是商议此事,是否可行,而是意在该如何做?
  简单的来说,眼前的这位年轻君主,对于这件事情,自己已经有了决断,支持袁可立那么做,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完善这个计划?
  这一刻,张维贤等人的脑海里同时闪过这个念头,更是不易察觉地相互对视了一眼,相对而言,三人之中,就属英国公张维贤最了解北方和东北的情况,身处第一线,资历最老,地位也最高。
  “皇上,在老臣看来,如今之时,乃是收复辽东的最佳时机,由于去年的一场持续大战,北方的卜失兔等蒙古族,损失惨重,可谓是元气大伤,朝廷又加强了北方的边防,北方无忧。”
  “而且,老臣得到了一些消息,由于朝廷与察哈尔林丹汗结成了攻守同盟,互为掎角之势,不断地逼近建奴势力范围,如今的建奴,可谓是日薄西山,黄猪皮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动作,为了躲避被夹击之祸,已经有了退守建州老巢的迹象。”
  “最为关键的是,西南的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朱总督和傅巡抚,联合之下,剿杀了奢崇明和安邦彦,并解除了两族的武装,在当地推行郡县制。”
  “所以,再过不久,最多一个月,西南的战事就会完全结束,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恢复当地的民生,安抚当地的百姓,以及安置来自于其他省份的灾民。”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等到张维贤刚一说完,紧接着说道:“不错,到时候,朝廷的压力就会骤减,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处境,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收复辽东失地。”
  然而,似乎是担心着什么,有什么顾忌,茅元仪并不是那么乐观,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语气更是显得那么沉重。
  “可是,皇上,一旦建奴真得退出辽东,黄猪皮真得退守建州,那么,到时候,辽东的局势就会发生骤变,朝廷与察哈尔蒙古部族的关系,也会变得极为微妙起来。”
  不得不说,茅元仪的讲话极有技巧,虽未明言,但意思却已经是昭然若揭,非常明显,四人的心里都很清楚。
  尽管大明与察哈尔有着姻亲的关系,林丹汗的妹妹成为了皇上的妃子,但是,永远都不可能忽略一点,也不能不面对,那就是林丹汗的野心,不仅想要一统蒙古各族,更想成为关外之主!
  四人都明白,所谓的关外,还涵盖了东北,而这,绝对是大明所不允许的,也不愿意出现的一种情况。
  崇祯的眉毛微微上扬,眉梢轻轻抖动了一下,迎着三人凝重而又有一些期待的目光,缓缓说道:“放心吧,朕知道你们担心的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一旦黄猪皮退出了辽东,在那一刻,朝廷最有威胁的敌人,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察哈尔的林丹汗。”
  “既然朕支持袁可立和孙元化二人的计划,同意主动出兵,收复辽东失地,那么,朕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林丹汗一旦想要染指辽东,就必须不惜代价的与其开战。”
  “大明疆域,寸土不让!”
  说到最后,崇祯几乎是一字一顿的吐出,听得三人精神为之一振,心中振奋与激动不已,也是长松了一口气,深怕这位年轻的皇上,因为儿女情长的关系,而耽误了军国大事。
  这个时候,张维贤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了。
  “皇上,既然如此,您赞同这样做,那么,老臣觉得,对辽东用兵之时,宣府一带也可以抽调一支精锐,沿着那条秘密通道,也就是山西八大奸商倒卖给黄猪皮重要军事物资,行走的那条小路,昼夜之下,疾驰到辽东,迂回到林丹汗察哈尔部落的右翼,与蓟辽督师孙大人密切配合,牵制住林丹汗,从而让袁巡抚更加顺利地收复辽东失地。。。。。。”
  听着张维贤的侃侃而谈,缓缓讲述,不仅是崇祯,还有卢象升和茅元仪,三人的眼前都是一亮,很是佩服他的这番谋划,言词之间,就将对辽东用兵的风险降到最低。
  毕竟,一旦抽调那么一支精锐之师,从宣府迂回到察哈尔蒙古部落的右翼,孙承宗再在东面策应,做出相应的动作,威胁到林丹汗的左翼。
  那么,野心勃勃的林丹汗,就等于被束缚在了领地,不能动弹,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地盘。
  整个过程中,卢象升都没有发言,一直都在倾听着三人的讲话,显得很是有耐心,姿态放得很低。
  毕竟,不管是英国公张维贤,还是茅元仪,都比他更了解关外的情况,相应地,比他更有发言权。
  等到张维贤说话之后,卢象升的脸上略有迟疑之色,紧跟着补充道:“如果对辽东用兵,主力虽是袁大人和孙将军的水师,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兵出宣府的那一支精锐之师,显得尤为重要,几乎可以左右整个战局的后续发展,自然而然地,对于统帅的要求更是极高。”
  “不仅要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用兵,还要对辽东的局势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一定要对辽东很熟悉,如果具有个人威望,能够震慑得住那些游牧民族,那就更好了,行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当崇祯和茅元仪听得连连点头之时,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张维贤却是洒然一笑,朗声说道:“皇上,对于统帅这支精锐的将领,老臣举荐大同总兵满桂,满总兵绝对符合这些条件,绝对是最佳的不二人选。”


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

  在张维贤说出这番话之时,众人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么一个画面,收复辽东失地,朝廷从三处用兵,其一为宣府的那支奇兵,其二为驻扎在宁锦一带的关宁铁骑,最后一个就是袁可立与孙元化的联合大军,从海上出发,直接在金州、盖州、复州沿海岸登陆。
  然而,一路大军和二路大军都是佯攻,不过是策应第三路大军的行动,牵制住日益膨胀的察哈尔蒙古部落。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自东、南、西三个方向,逼近沈阳的方向,后两者的行动停止于察哈尔部族的领地的左右两翼,造成一种大兵压境的景象,使得林丹汗不敢轻举妄动。
  很显然,随着做出这番动作,即便是没有与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落发生冲突,即便是有着姻亲关系,但实际上,也是形同于决裂,同盟变得脆弱无比。
  一时间,崇祯没有任何的言语回复,大殿里安静了下来,气氛变得有一些微妙起来。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英国公张维贤的心里一突,变得极为紧张了,面露忐忑之色,忍不住地偷偷打量起崇祯,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那番说辞过于生硬,颇有逼迫皇上答应的意思。
  如果使用询问的语气,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然而,容不得张维贤深想,更来不及反悔,做出补救措施,茅元仪开口了,立马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皇上,微臣有一事不解,朝廷在辽东的诸多军队之中,皮岛的毛文龙所部,是朝廷为数不多的精锐之一,既然此次用兵,志在一举收复辽东的所有失地,事关重大,朝廷为何不抽调毛文龙所部,参与其中,配合行动呢?”
  随着茅元仪问出这个问题,跟着他的目光,张维贤与卢象升同时也看向了崇祯,神色之中,也透着丝丝不解之意。
  “而且,皇上,如果毛总兵兵出皮岛,对辽东用兵,策应袁大人和孙将军的行动,四路大军同时进入辽东腹地,收复辽东失地的可能性将会大增。”
  说到这里,茅元仪的语气微微停滞,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动,大概猜到了,自始至终,这个计划之中,皇上为何没有提毛文龙,将其排除在外?
  确切的来讲,皇上之所以不想毛文龙参与到收复辽东失地的行动中,就是不想让他再进一步的发展,不想他的实力再次增强。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毛文龙,已经是年过半百,不是当初的那个热血青年,仅仅是携带数十之众,就敢孤军深入辽东,一举收复镇江堡等军事重镇,从而威胁到建奴的老巢,建州。
  长期盘踞于皮岛,招兵买马,控制着黄海上的贸易,毛文龙的心里滋生了其他的念头,开始持功自傲起来,越来越不受朝廷的管束,经常谎报兵额,大肆所要军饷。
  如此情形之下,也难怪皇上如此忌惮于他,时时刻刻的防着他。
  尤其是这种稳赢的胜利,皇上更是连一点残羹剩饭也不想让毛文龙沾上。
  思绪翻转之间,茅元仪的心里已然明悟,并能够理解,不等崇祯最初回应,他却已经改口,提出了另一个折中的建议,正好迎合了崇祯此时的想法。
  “皇上,如果抽调毛总兵所部,让他们进军建州,不求立功,但求能够牵制住建奴,给黄猪皮更大的压力,逼迫他加快撤出辽东的速度,也未尝不可啊?”
  “如此一来,只要黄猪皮派兵回援,保卫老巢,相应地,建奴在辽东的兵力也会大幅度缩减,到时候,袁大人和孙将军的行动将会事半功倍,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也就少很多,对于加强盖州、金州、复州、海州四镇的后期城防,也是大有裨益。”
  听到这番话,崇祯的脸上才出现一丝动容,神采连连,忍不住地赞叹道:“对啊,完全可以让毛文龙从东北方向用兵,借道朝鲜,从长白山一带进入建州,正好可以牵制住建奴的主力,逼迫黄猪皮不得不率兵回援。。。。。。”
  渐渐地,崇祯越说越兴奋,脸上的光芒越来越炽盛!
  这个时候,张维贤与卢象升这才反应过来,茅元仪的这番提议,正中皇上的下怀,同时也意识到,皇上对于毛文龙的忌惮与提防之心,有多么的严重。
  即便是从未到过辽东,未曾与塞外游牧民族交过手的卢象升,现在也知道,派毛文龙深入建州腹地,牵制建奴的主力,逼迫黄猪皮不得不回援,提早撤出辽东,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儿,捞不到多少功劳,连鸡肋也算不上。
  而且,一旦进入建奴的老巢,深入腹地,即便是毛文龙能够全身而退,也会折损不少的部众,到时候,恐怕再也没有与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叫板的实力。
  毕竟,毛文龙控制的地方也就是那么几个小岛,部众不过三万多人。
  想到这些之时,卢象升与张维贤的心里同时存在着一个疑惑,既然他们能够看穿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