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算轻松,主要是教孩子启蒙,有时间就抄录一些善书放到土地庙那边赠送。”对于现在的生活,严正堂很是满意。

    “这是好事呢,我姐以前说过一句话,大家越有钱就越攀比,舍不得发善心做好事。”

    “这也不是绝对的,许多人还是很良善的。”严正堂严肃地说道。

    “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否则怎么会有劝善书的出现呢?”严青禾侧了侧头,“我不是要阻止你,而是要你坚持把这事做下去,能影响一个人是一个人。”

    “你今日怎么了,突然说这么多话?”严正堂感觉有些奇怪,难道严青禾在外头碰到了什么事了吗?

    “我时常在外头跑,听一些故事,心里颇有感慨,等我记录下来,再与你细说。”严青禾拍拍手,“好了,我刚家里出来,现在来讨论你的终身大事,奶奶发话了,要你在今年成家,可是有想法?”

    严正堂听了先是一愣而后无奈一笑,“这种事怎能急得来,顺其自然了。”

    “你放心,我爹娘会好好帮你把关的,绝对娶一个好姑娘回来。”严青禾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你若有什疑问,尽管写信跟姐夫说,我先走了,下次回来再来看你。”

    严正堂看着严青禾来去如风的样子,不由摇了摇头,看着桌上的纸笔,犹豫了半晌,提笔写信,里头有着他许多的疑惑,或是学识上,或是生活上的。

    当年姜荣安照亮了他的前行的路,给了他的方向,影响深远,他对他的尊敬并不少,也相信他会理解并回答自己的疑惑的。

    此时正是芒种时候,北方一片繁忙,姜荣安关注着庄子里的收成,直接让人将没亩地的收成以及期间用了多少肥料的详细情况公布于众。

    有了这么详细的一个例子在面前,尤其是收成那个数字,简直是要闪瞎了众人的眼,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人,此时也恨不得有一大堆肥料出现,撒遍所有田地。

    百姓们有了目标,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很快的,临近县城的人有人得知了消息,很快的,一传十十传百的,周边地区大多数传遍了。

    不过话传多了也就变味,人为地夸大肥料的作用,或是说肥料有害论,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等夏收夏种告一段落之后,姜荣安再次组织人修整城里的学院,同时还有每个村里的学堂,若是村中没有学堂或是村子比较小的,就联合重新开办一个。

    姜荣安和古青娅研究过一段时间,给学堂划分出了三个等级,一个是单纯的认字算数的,能看得懂相对简单的半白话文。

    一种是记账写数的,能写些简略文章,最后就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备的。

    不同的等级所要花费的银钱自然是不同,而且这是由县衙组织设立的,可用粮食抵学费,并不高,可以说还可以的家庭都能上得起。

    但古青娅觉得,不能光有男子学堂,也要有女子学堂,这女子学堂也是分两种,村中的就半月开一次课,免费的,老少均可去听,主要是讲些女德或是行善积德的一些事等等,重在于给村中妇人一个引导。

    而城里的女学堂,一种跟村中一样,另一种则是可以识字算数的,更学些女德女红之类,要更详细些。

    对于古青娅的这个建议,姜荣安自然是赞成的,不过要往后推一推,如果一同进行的话,不说人们的想法,就是夫子也是一个大问题。

    循序渐进,一切自然顺利。

 第382章 来信

    古青娅有些发愁地看着儿子面面,都要满一周岁了还懒得动,更别说学走路了,以前这个时候,果果已经是到处爬,自己扶着墙走了。

    “弟弟,快过来呀,我们一起玩。”果果学说话很快,学习能力非常强,她坐在草席的另一头,挥舞着手中的布偶以吸引面面的注意力。

    结果面面只是轻轻瞅了果果一眼,干脆也不坐着了,直接躺倒在草席上,挥着手脚。

    果果见状,不由嘟起了小嘴,“弟弟,快看过来呀,你不想跟姐姐玩吗?”

    古青娅在一旁看着这情景,颇有些无奈,本来她和姜荣安都在想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结果仔细观察过后两口子发现了,儿子不是有问题,而纯粹是懒的。

    再三确定孩子本身没什么问题之后,古青娅也不想去纠正他的性子了,天生如此,还真是没办法改变。

    只是果果就显得郁闷了,她一直希望弟弟快点长大跟她一起玩,结果可好,弟弟完全是懒得动。

    见儿子运动这么少,古青娅都担心他会不会胖成一颗球,好在食量跟同期的孩子差不多,长得肉嘟嘟的,完全没有发胖的危机。

    果果见面面一直没有反应,就跑到他身边去,把布偶放到他的怀中,“弟弟,给你玩,姐姐教你说话好不好啊?”

    “来,这是兔子,小兔兔。”果果戳着布偶,看着面面黑溜溜的眼珠子,愈发地欢喜起来,“快跟着姐姐说。”

    “啊…啊……”面面还算给果果面子,只不过张嘴说出的却是啊啊的声音。

    “不是啊,是兔,兔。”果果在一旁纠正道。

    古青娅见了就知道儿子坚持不了多久,果然喊了两声就不叫了,翻了个身就呼呼大睡了,徒留背后瞪着眼的果果。

    “娘,弟弟怎么这么懒,学不会说话怎么办?”果果一抬头看到古青娅在笑,起身就扑入了她的怀中。

    “不会的,弟弟还小呢,跟你一样大的时候就学会了。”古青娅摸着女儿的头安慰道。

    果果嘟了下小嘴,“那还要好久呢。”

    “很快的,弟弟睡着了,你出去玩吧,别躲开你水姨。”

    “娘,您放心吧,我会乖乖听话的。”果果说着,就乐颠颠地跑出去玩了。

    古青娅见程水在后头跟了上去,便起身给小儿子盖上一条小薄被,另外坐在窗下继续看书。

    整个平南县已经上了轨道,有了作用甚大的肥料,也有了一样足以支撑整个县城经济的产业,善堂或是寺庙均有修整管理,而最后的教育也有了初步的计划,整个县城已经步入了正轨。

    他们离开之后,只要后来的县令不做什么幺蛾子,照着姜荣安留下的计划实行,不用费什么心思,舒舒服服地就可以度过任期。

    既然接下去会比较注重教育,相应的笔墨纸砚的需求量就增加了,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纸了,书籍的流通需要。

    毕竟以他们的设想,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几个大型的图书馆,将大部分资料进行备份保存。

    以后不管是发生什么天灾人祸,总有一个图书馆能够将那些珍贵的书籍和资料保留下去,而不是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所以古青娅和姜荣安商量了一下,决定研究造纸术。纸因为产地或是作用或是特点被划分为很多种,价格有高有低,但即使是低价格的那种纸,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接受的。

    因此培养一个读书人出来很难,若是有学习天赋加上能中功名的福气,这个钱就要节省许多,反之,则足以拖垮一个家庭。

    只是造纸术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现在的技术是要费时费力,而未来呢有机器代替人工许多事,提高了效率,但附加产物也有污染环境的后遗症。

    而他们要找的,就是在当前环境可能达成的技术之下,找到一个相对更安全环保的方子。

    青纱一如既往的什么都没说,只是把适合的相关书籍都摆放出来,随他们选择。

    那个崇尚植物的世界,早期是有一样的纸的,后来变成记录在特殊的叶子上,没办法像肥料那样直接采用。

    所以要在众多的书籍中筛选出来适合的,还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为此花上好几年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姜荣安平时有事情要忙,回来后跟两个孩子说说话,有时间就看书,但速度肯定是不如古青娅的。

    “收到家里的信了。”姜荣安说着,将严青禾写的两封递给古青娅,自己手中也拿了一封,这是严正堂写的。

    古青娅先拆开比较厚的那封,从表述方式看,就知道是家里人口述严青禾写的。

    严父主要是提了肥料方子的事,说是就他们所知道的地区,其实都不相信,照着去做的人很少。

    即使他亲自去说,大家也是半信半疑的,村里只有几个关系好的才跟着学。

    其实想一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以前推广过新的沤肥方法,所以大家觉得新的肥料方子需要配比什么的更复杂,也就懒得弄,反正作用差不多嘛。

    严父见说了也没多少人听,索性也不管了,专心研究方子,等结果出来,那些不相信的人就等着哭吧。

    严父的话说完,就是古氏的,相对来说,她会说更多家里的事情,方氏的身体情况啊,严二叔家的情况啊,都不会漏下。

    而其中的重点就是严正堂和严青禾的婚事了。大抵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嫁在近的能够看顾得到的地方,严青茶定亲那会,古氏可是说了好几张纸。

    但娶媳妇又不同,考虑的会更多一些,尤其是严青禾又不怎么配合,经常往外跑,古氏也是挺无奈的。

    而严青茶就简单得多了,让有条件的话寄一些特产回来,不管是出门走亲戚还是节礼走动,拿出去都长脸。

    古青娅想都不用想,这丫头一定是想着在年节的时候将这些特产作为节礼送去未来夫家那边,真是个精明的丫头。

    至于严青朴,他去了府城读书,不在家中,有写信的话,也是另外寄来了。

 第383章 作用

    相比严青禾写的家书,严正堂写的就要复杂的多,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问题汇总了,而且细数起来,还都不是可以随便回答的。

    所以姜荣安看了个大概,就放在一旁,准备晚上好好思索一番再回信,毕竟他的回答很可能会影响严正堂的选择,那影响可是一辈子的。

    “喏,你看看。”古青娅将信纸递过去,“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家一趟,还真是想爹娘他们了。”

    姜荣安抱歉地看了古青娅一眼,低头看起信来,如果不是嫁给了自己,古青娅怎么会好几年都不能回去一趟。

    “等三年任满,我试着跟陛下告假,看能不能回家乡一趟。”姜荣安将信纸叠好塞回信封里头,坐到古青娅的旁边,伸手揽着她的肩膀,脸上流露出几分愧疚。

    “我就说说而已,毕竟有书信往来,可要比很多人好很多了。”古青娅懊恼自己一时嘴快,漂泊在外,谁不想家呢?

    “没事的,有了这肥料方子,相信陛下能网开一面的。”姜荣安手上的力道不由加大了两分,让古青娅的身子更靠近自己。

    “不说这个了,过些日子就到面面的周岁了,已经有好些人在问办不办了,你说要怎么回应?”古青娅觉得这事也让人头疼,问的是以苏家为主的那几个大户。

    姜荣安微微蹙眉,“果果的没办,面面也一样,即使孩子还小并不记事,我们也不该厚此薄彼,更别说办周岁宴对孩子来说是件损福的事。再有人问,你就照实话说罢。”

    “可是有不少人劝我,我都头疼了。”古青娅摇摇头,许多人觉得女孩子不办满月周岁宴是可以,但是男孩子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