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有不少人劝我,我都头疼了。”古青娅摇摇头,许多人觉得女孩子不办满月周岁宴是可以,但是男孩子不同啊,尤其还是长子,这意义可是不一样。

    “娘子哪里疼,我给你揉揉。”姜荣安笑着说道,伸手就往古青娅的太阳穴探去。

    古青娅笑着躲开了,推了姜荣安一把,“一边去,我就说说而已,你还真来啊。”

    “我怕你真不舒服,为夫可是心疼呢。”

    古青娅听了觉得脸不由热了几分,“就你嘴甜。”

    两口子你侬我侬了一会,姜荣安又去做事,古青娅继续看书,生活有目标才会有一直前进的动力。

    转眼就到七月初二,古青娅照着古氏说的习俗,先是拜过天地祖先,而后让孩子抓周。

    因着早就说不办周岁宴不请人,大家都有些感慨,这个县太爷未免也太过于小心翼翼了。

    显然大家都误会了姜荣安和古青娅的意思,觉得他们是害怕被扣上受贿的帽子,其实完全没必要这般小心。

    对于大家的理解,姜荣安但笑不语,有些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也没必要去解释给所有人听,自己做到自己要求的就行了。

    过了周岁,面面总算是动得勤快点了,每日在果果的鼓励下,终于肯扶着墙走两三个来回了。

    随着天气一日一日变冷,地里的作物也是一日一日地变化着。

    肥料的制作时间是长了一些,但不乏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的人一点功夫都没耽搁,全部都给兑水浇到地里去了。

    而那些失败的人,想着反正对作物没害,索性咬咬牙也兑了水浇到地里去,只要能有一分的作用也是好的。

    姜荣安也没闲着,让人记录肥料肥料成功的几率,继续鼓励大家继续制作肥料,以赶得上给冬麦蓄肥,再差也能赶得上明年春耕。

    而与此同时,苏家等几乎大户人家的棉花都是大丰收,结果率翻了一番。

    棉花摘下后还要去籽弹松捻条,也是适合慈善堂的人做的事,一时之间,无论是地里还是县城里,都是一派的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苏家等人也朝其他人家收购草棉,以一个相当不错的价格,不少人都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多种一点草棉。

    姜平岁最终没有将染坊给开起来,或许是家庙那边的意思,而是派了些人去教授染色,这般生产与销售就分开,而不会太过复杂。

    对于这事,姜荣安没有参与更没有过问,都是做生意的人,可比他这个无关紧要的人更会算计。

    “少爷,找到了那干果的出处了。”姜松晚非常的高兴,为了这个干果,他几乎将整个红河府给跑遍了,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可算是找到了。

    姜荣安心里一喜,“如何?”

    “这干果并不是红河府产的,而是红河府边界的一个村子,那个村子出入非常不便,而这果子暂时也只有那个村子有,且要做成干果之后才有良好的食用价值。”

    姜松晚表示为了去那个村子,他都走破了三双鞋子,那条简直不是路啊,都是石头什么的,石头下面还长有爬行的荆棘,刺人的很。

    总之那真是一段让人心酸的了旅程。不过姜松晚表示那个村子的人还算友好,那对兄弟俩还记得他,所以交谈是比较顺利的。

    “谈得如何?”

    “比较顺利,但价格一斤要十二文,由他们送出村子,我们只需在山下接收。”说真的,姜松晚觉得这个价格真的挺贵的。

    姜荣安能听出姜松晚的意思,“你也吃过那干果,觉得如何?”

    姜松晚愣了一下,回想了下味道,“很不错,无论是干吃还是熬汤翻炒,都有一番滋味。”

    “你显然没注意到他们说的话,坐月子能吃,说明它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更关键是,你们有发现去年以来你们身体的变化吗?”

    姜荣安之所以这么重视,完全是古青娅无意间的一个发现,这种干果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长期服用能够延年益寿,调理身体祛除暗疾。

    “少爷,我还真没特别大感觉,您也晓得,我这人心大,不注意这些。”姜松晚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跟你说这事,是要告诉你,这个价格完全不高,很值,而且你也不要想着别的放还有,这种果子是罕见的。”姜荣安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多的了,如果姜松晚还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就白跟了自己这么多年。

 第384章 大小善

    身为姜荣安的左膀右臂,几年下来,姜松晚对于这位少爷也了解不少,基本上是不会讲空话的,既然他如此推崇那个干果,那干果的作用即使没那么大,也八|九不离十了。

    “少爷,我马上联系收购,不过这干果都是我们自己吃吗?”按那个村子的说法,一年怎么也有四五千斤的果子吧。

    前年那将近一千斤的干果,又是吃又是送人的都花了将近一年,这四五千斤得花多长时间?

    “在那边附近买栋屋子做仓库,我会写封信加上几斤干果带去京城,家庙的人会知道如何处理的。”

    他做的不过是一个搭桥牵线的事,最后得利的是旁人,但也无所谓,这世上怎么可能所有事情都攥在手中呢。

    姜松晚听了有些诧异,“少爷,怎又是透给家庙那边?”

    许多姜家人即使有出息了,但也谁着重培养自己的势力或是置办许多的产业,像姜荣安这样随手就给转出去的,简直罕见。

    姜荣安想了想说道,“我们没这个精力做这个,透给家庙知道,我们省事家庙获益,最后我们还是能从中分到一些红利。想一想,不用费心思和力气去经营就有收入,可不是好事吗?”

    姜松晚发现姜荣安说得好有道理,他竟然反驳不能,其实仔细想想,姜荣安即使有置办产业,也都是以固定的资产为主,店铺庄子一类的,并不直接经营生意。

    不说这次的干果了,就是那绒布,还有那装在葫芦里的果酒什的,全都拱手让出去了,想想还真是有些心疼。

    家庙那边对于姜荣安如此“大方”可是非常的欣喜,巴不得再多来几次呢。不过这样的话,他们这些手下就要轻松许多,银钱或许不比做生意的多,但要舒心许多,不用担心烦恼。

    “少爷,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这就去安排。”姜松晚行礼告退,出门的时候碰上姜松早,两人又谈了一会话。

    “你别瞎想,照着少爷说的做,这样最长久。”姜松早吩咐道,就怕姜松晚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要要收拾烂摊子,可就愁人了。

    “刚跟少爷聊了会,我知道要怎么做的啦,你别当我是小孩子了。”姜松晚倒还没那么笨,跟着姜荣安所得福利并不差,他才不会自己作死呢,只是疑惑而已。

    如今疑惑得到了解答,他肯定踏踏实实干活了。

    “嗯,我没当你是小孩子,家里来信,问我们是否在考虑婚姻大事,若是少爷这边可行,让我们先告假回去成亲。”

    姜松早的脸板着,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姜松晚不由苦着脸,“怎么能说成亲就成亲,当是那啥呀。”

    “少乱说话,去把少爷交代的事儿办了,我们的事再说。”

    一般来说,他们这样被家庙分到某些有出息的姜家族人手下,他们的婚姻大事等很大程度上都是新主人的过问的。

    如果姜荣安和古青娅迟迟没有打算,那么他们的家人就要自己做打算了。

    又过了些时日,就到了轰轰烈烈忙秋收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绷紧了神经,在心里与去年的收成做比较,尽管还未晒干,但收成是否有收成,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因为施肥晚了,效果没那么好,但增加的收成也是可见的。都说眼见为实,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几个典型,围观之下,谁心里没点想法呢?

    即使再固执的人,面对现实也不得不承认肥料方子真的有用。

    收获之后,就是拔秸秆整地什么的,以准备进行冬小麦的种植。与此同时,大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在,收集各种原材料来制作肥料。

    有了那些例子在前面,大家都是动力十足,增产意味着能吃饱之外,还能够吃好,谁又能够抗拒得了白面的诱惑呢。

    姜荣安心里很是欣慰,百姓们心里有了盼头,才会更有动力去努力生活,笑着过日子跟哭着过日子,这里头可是有差别的。

    税收如期收上来,如同往年那般,姜荣安对那些贫困的人家重新进行登记然后补助,有的人家只是一时之困,有的却是长期的。

    都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事实上,那些贫困的家庭也的确如此。

    姜荣安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册子,然后进行对比,这个事由主簿负责,主簿下面管着的小吏进行协助。

    扣除疾病、体弱、孤寡等因素,剩下的贫穷就是赌博、好吃懒做等引起的,对于这些人,姜荣安的做法也是简单粗暴,直接让衙役去压着干活,同时全城通报,谁纵容对方谁就加倍惩罚金钱。

    今年才实行的法子,也是因为自己在平南县中有了声望,苏家等乡绅地主家都支持自己,否则他也是寸步难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这点,姜荣安可是深有想法。

    因绒布拿出来的那部分用于善行的金钱,姜荣安也提了几个策略,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助长那些不良风气。

    设立这个基金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为了养米虫,自然是要有相关规定的。

    姜荣安也知道这个做法能够持续多久,总会有人不赞同,自己的钱凭什么去帮助那些毫不相关的人呢?

    随着时间的延续,那些获得了绒布技术的人家,慢慢地就会退出来,毕竟掌家者不同想法也不同。

    所以姜荣安一直不愿意弄个什么会弄些什么强硬规定,什么叫行善,那就是自愿自发的。

    其实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像古青娅说的,将女子的学堂也开起来,不说学到知识,但能起到教化人的结果也是可以的。

    不是说捐钱才是行善,遇人三分笑,说话留余地,口吐莲花何曾不是一种善?更何况顺手帮人,不落井下石,怎又不是?

    人家能造桥铺路行大善,既然没那个能力,那行个小善并不比人家低到哪边去。

    姜荣安想在自己任期满离开之前,一定要将这一点善的种子给埋在百姓们的心中。

 第385章 打算

    古青娅又找苏家买了几匹的绒布,准备给长辈们做冬装。京城那边的熟人,她本来想给记一些绒布过去,但想一想绒布的价格,索性也就作罢。

    陈文悦出嫁了,好在她早就将准备好的绒布以及自己织的花罗给送了过去,以两者的价值做嫁妆绰绰有余了。

    陈文悦她们的作为姑娘出门或写信兴许还能凭性子来,但一旦嫁人之后,就束缚重重,想要跟古青娅联系,也是难。

    古青娅在心里算了一下,府城姜家那边不能漏下,自己家里的,还有卢家舅舅那边,算起来也是不小的工作量呢。

    “感觉这干果比去年味道还要好呢。”古青娅捏了几颗放进嘴里,那甘甜味在口中散开,吃后还有淡淡的香气在,让人百吃不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